|
夏季饮水知识
发布人:净淳水家电 时间:2011年8月1日 浏览:410次
-----------------------------------------------------------------------------------------------
|
水是生命之源,成年人的体重水份占60-70%,婴儿占80%,胎儿占90%。人体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体温调节、润滑作用等离不开水。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世界1/5的人口得不到安全的饮用水,人类80%的疾病与饮水水质相关,每15秒钟就有1名儿童因水质不良而死亡。有关专家认为,水污染是“世界头号杀手”。
开水真的干净吗?
饮用水的二次污染主要是:一般的水处理过程中需投加的化学药剂,还有管道的腐蚀与渗漏、水箱二次污染产生铁锈、红虫、藻类和其它有害物质。开水虽能杀死水中大部分病菌,但不能净化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如残留的农药、化肥、洗衣粉、“三废”污染等)和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反而促进了自来水中余氯与有机物的化学反应,产生三氯甲烷等致癌物,这些对人体的危害比病菌更可怕。 炎热的夏天,人体排汗多,尤其是训练后更需要补充更多水分。这些水分的来源除了人们从食物中摄取少量的水外,大部分还得靠饮水来补充。那么,夏季该如何饮水才有利于身体健康呢?
不渴也喝水
人们往往习惯口渴了之后才喝水,其实这种做法不科学。人口渴时就说明体内已轻微失水。 饭前饭后不要大量饮水。饭前适量饮些酸梅汤,西红柿汤、橘叶、橙叶等含酸汤水,既有利于保证消化系统分泌足够的消化液,帮助消化,促进食欲,又可以补充维生素C,还可以防止中暑,但如果饭前大量饮水,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饭后,食物占据了胃的大部分空间,如果还大量饮水的话,不仅会冲淡胃液,使人体杀菌能力大大降低,而且因为饮水过多而增加胃、心脏和肾脏的负担。
因此,劳动之后应先喝水再吃饭,而且一次最多喝300毫升,至少间歇30分钟再喝。夏天每日补充水分在3000毫升左右,才能满足人体需要。老人对口渴不敏感,应主动少量多次饮水,每天以1500~2000毫升为宜。而孕妇及哺乳的妇女,身体需要水分增加,每天补充水分量应在3000~3500毫升。
饮水需补盐
夏日出汗后,有些人只顾饮水解渴,而忽视了补盐。由于出汗时失去大量水分的同时也失去较多的盐分,体内渗透压失去平衡,这时饮下去的水无法在细胞内储存,又会随汗排出体外,排汗又带出盐分,形成越喝越渴的恶性循环。严重者可引起肌肉无力、疼痛甚至抽搐。因此,炎热的夏天,特别是大量出汗后,应适当喝点淡盐水。
口渴勿狂饮
有人贪一时痛快,口渴时大量喝水。这些水一下子积聚于胃肠,除胃部感到沉重闷胀外,还影响膈肌活动,影响正常呼吸。大量水分进入血液,可使血容量迅速增加,心脏负担突然加重,导致心肺功能异常。口渴狂饮会使体液中水与盐失去平衡,轻则引起胃肠剧痛,重则危及生命安全。
夏季喝水的“四要四不要”原则
夏季到了,人体排汗增多,一天需要大量饮水,但是喝水也有学问。内蒙古体育科学研究所的专家提醒人们,为保障身体健康,喝水需要注意“四要”和“四不要”。
要定时饮水,不要只在口渴时才想到饮水。当身体特别想喝水时,身体的器官已经在一种极限情况下运行了,也就是说非常缺水了。最好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一般而言,最好清晨起来,刷牙后喝一杯白开水,上午10时喝一杯,午饭前再喝一杯,下午3时喝一杯,晚上睡觉前来一杯。
要多喝开水,不要喝生水。煮开沸腾3分钟的开水,可以使水中的氯气及一些有害物质蒸发掉,同时又能保留水中对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喝生水的害处很多,因为自来水中的氯气可以和没烧开的水中残留的有机物质相互作用,导致患膀胱癌、直肠癌的机会增加。
警惕夏季过量饮水会中毒
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多,因而喝水也多。水是自然界一切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质,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主要成分。但是,值得提醒人们的是:夏季宜防水中毒。
水约占体重的65%至70%,且在体内相对稳定。人体细胞的细胞膜是半透膜的,水可以自由渗透,如果饮用大量的水,水就会渗透到细胞内,使细胞肿胀而发生水中毒。其中尤以脑细胞反应最快,一旦脑细胞水肿,颅内的压力就会增高,导致头昏脑涨、头痛、呕吐、乏力、视力模糊、嗜睡、呼吸减慢、心律减速,严重时则产生昏迷、抽搐甚至危及生命。
发生水中毒时,血液中水分过多,氯化钠浓度下降,出现衡释性低血钠,病人会出现全身肌肉疼痛和痉挛。
水中毒除发生在意外溺水时,在日常生活中也常有发生,只是程度较轻未引起人们重视而已。尤其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大量出汗之后,体内的钠盐等电解质也随之丢失,如果此时大量饮用白开水而未补足盐分就会出现肌肉抽搐或肌肉痉挛性疼痛。手臂、大腿和小腿的肌肉疼痛一般是轻度水中毒的表现。
所以,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喝水时最好放点盐或饮用含盐汽水。若不习惯喝含盐饮料,则应将菜炒咸一点食用。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水中毒。
夏季健身运动前后巧喝水
来到7月,我们真正进入夏季。不少市民在这个季节会选择跟健身“握手”,跟肥胖“道别”。选择运动健身的市民什么方式才最健康,夏季健身需要注意什么?
避免高温作业。夏季应避免在阳光强烈的正午时分到下午两点期间进行户外运动,以免灼伤皮肤,甚至使视网膜、脑膜受到刺激。
选择吸汗服装。夏季温度湿度相对高,要选择穿吸汗棉衫,避免穿紧身运动服。
饮水不宜过量。夏季水分流失较快,应在运动前半小时喝800毫升水。如果户外运动时间超过30分钟以上,一定要带瓶水,最好是能够补充盐分的。运动后大量饮水,会给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特别是给心脏增加负担,应采用少量多次的喝法。
合理摄入食物。运动前一个小时要吃些主食或水果之类。
降温不可太急。运动后不要马上洗冷水澡或吹电扇开空调。
莫忘防暑措施。如果选择户外运动,最好戴上太阳帽,涂抹防晒霜来防止紫外线的侵袭,并带上清凉油、藿香正气水(丸)来预防中暑。
游泳最合适。夏季受烈日影响,许多运动项目不太适宜进行,大家可选择爬楼梯代替登山,以早晚散步代替跑步等。夏季尽量选择游泳作为主要的运动方式,锻炼的同时还有降温作用。
矿泉水不宜长期放车内
如今,市场上的一些矿泉水瓶、饮料瓶设计时尚、便于携带,很多人都喜欢重复使用,尤其是老年人,出门时常常会灌上一瓶热水,以备不时之需;还有一些人为图方便,习惯在私家车上放几瓶矿泉水,或将一次没喝完的矿泉水留在车上,等着下次再喝。殊不知,这些做法暗藏着很大的健康隐患。
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董金狮表示,合格的饮料瓶、矿泉水瓶都要求用食品级的塑料制成,其中含有聚乙烯、聚丙烯及微量的催化剂等成分。虽说这些材料无毒无味,用来灌装饮料对人体很安全。但聚乙烯一旦受到高温或被酸性溶液腐蚀,就会慢慢溶解并释放出一种有害人体健康的有机溶剂。有研究指出,长期食用被聚乙烯分子“污染”的食物,会使人头晕、头痛、恶心、食欲减退、记忆力下降。另外,正规企业首次生产的灌装饮料瓶,都是经过严格消毒、清洗、灭菌的。如果反复使用瓶子,细菌就会在瓶子里反复繁殖。而美国的一项研究则表明,这种塑料制品用了10个月后,可能释放出致癌物。因此,矿泉水瓶和饮料瓶不要重复使用,特别是不要用来装水和醋。 还需要提醒的是,矿泉水不能长期存放在车内。这是因为,矿泉水瓶经过阳光曝晒或长时间存放在闷热高温的环境里,容易发生材质老化,并释放有毒物质。长期饮用这样的水,会引起慢性中毒。因此建议,车上最好别存太多矿泉水,如有需要,可以少放两瓶,并保证在短时间内喝完。未喝完的水也要随时带走,或用玻璃或不锈钢等材质的杯子盛装,这样会相对安全。
坐飞机首选喝矿泉水
飞机客舱内一般很干燥,有数据指出,飞行时间达3小时,体内的水就会减少1千克,飞行时间越久,体内损失的水就越多。脱水可导致体内细胞无法有效率地进行工作,容易感到疲劳。有些人之所以感觉长途飞行非常辛苦劳累,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补充足够的水分。
飞机上一般都备有各式各样的饮料,而且是免费的,乘客可以随意随量取用。然而,并不是每种饮料都能起到很好的及时补充水分的作用。
营养学家介绍,飞机上首选的饮料是天然矿泉水,这是由于矿泉水中含有氧,既可以补水,又可以补氧。另外,绿茶是第二选择。 |
|
|
|